各部门:
依据省教育厅申报要求(见前期预通知附件),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报送材料要求说明如下。
一、 总体要求
满足学校科研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相关要求,鼓励师生科研团队积极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合作企业,结合专业群特色开展有组织科研工作。重点资助创新团队项目、平台建设项目和自主选题项目,加大青年科技人员资助力度,促进专业群的应用研究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围绕各专业群独特的教育目标、社会需求和发展需要,引领一批新的创新产品和成果产出,提升学校的科研影响力。
二、 核心目标
1、应用研究:应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例如,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
2、产学研结合:科研项目应来源于行业企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实施项目,并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技术转移与创新:重点关注技术转移和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此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
4、服务地方经济: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5、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和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依托科研项目,促进师生间及与外部的技术交流,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6、跨专业联合研究:促进各专业群之间的交叉研究,利用不同领域的专业优势,开展综合性、跨专业的研究项目,以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三、重点研究方向
参照省教育厅申报指南,紧密围绕辽宁省科技厅桥梁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厅东北地区交通行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教育厅智能网联与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和市科技局汽车智能座舱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培育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和基金项目,重点支持桥梁安全、道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智能制造、微电子、轨道交通高端设备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具体包括:传统工程材料的耐久性研究、新结构实验及桥隧健康检测监测技术;汽车零部件调试、工艺改进、单车智能技术、车路协同技术、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和信息安全技术等领域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高精度智能加工、智能生产设备维护技术;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物流仓储规划、智能物流运输;城轨通信信号系统、轨道车辆设备检测、城轨运营车站管理智能化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交通、车联网、车路协同、轨迹规划与图像识别技术;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产业领域的数字化施工、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服务;工程测量、数字测绘、航空摄影测量、实景三维测量、无人机应用技术;文旅融合的多维度研究等及其他必要研究方向的项目。
四、项目类别
分类1
分类2
(一)自然科学类
(二)人文社科类
1
自主选题项目
2
创新团队项目
3
平台建设项目
4
创新发展项目
五、基本成果要求及经费资助标准
认定成果包括:高水平论文或专著、专利、社会服务及成果转化等。具体详见申报任务书。经费资助标准(学校配套):自然科学类:20000元以上;人文社科类:5000元以上。
六、报送时间
1.电子版6月12日或13日上午11:00前 发送至科技处邮箱kjc@lncc.edu.cn
2.同版纸质材料同步报送至科技处208。
请各部门按时间要求报送,其他时间无法受理。
七、报送材料
1、申报任务书:打印版2份,需全体参与人员姓名处同时手签;电子版1份,以负责人姓名为申报书命名,见附件1。
2、汇总表:打印版1份,部门党政负责人签字盖章;电子版1份,见附件2。
3、学术承诺书:打印手签1份。手写签名后扫描电子版1份,见附件3。
八、报送程序
1、课题项目组撰写材料后提交至所在部门。
2、部门党政负责人初审后在申报任务书及汇总表签字盖章。
3、部门科研负责人统一将每项申报项目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同版纸质材料部门教师统一提交至科技处办公室。
联系人:赵耀89708717/18940179268
上一条:关于开展2025年省委依法治省立项课题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开展2025年度职业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22 辽宁交专科技处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102号 邮编: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