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引导交专学子深刻感受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2025年6月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第一站:走进雷锋纪念馆和雷锋旅。
第一篇:铸魂育人 立德树人
思政课堂走出校园,是连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重要手段,是开展体验式、参与式、浸润式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在雷锋纪念馆内,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驻足凝视着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打着补丁的旧衣物和每一篇字迹工整的日记;从“苦难童年”到“螺丝钉精神”,从“助人为乐”到“无私奉献”,每一处细节都充分体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体师生认真聆听讲解,体会到青年当立志的重要性,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做到永不言弃。通过观看《雷锋日记》,了解到“两个看齐”思想,同时雷锋在日记里表达了对青年学子的期望,立足于自身岗位,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
第二篇:砥砺初心 勇担使命
在雷锋纪念馆凭吊区,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体师生怀着崇敬之情、庄严肃立,举行庄重的敬献花束仪式、向雷锋塑像三鞠躬,向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表达了对雷锋同志的追思与敬仰、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成员刘兆岳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深刻感悟雷锋精神绝非镌刻在时光里的陈旧符号,而是历久弥新的精神火炬。模拟四中队指导员王为同学作为领誓人,在雷锋塑像前发出铮铮青春誓言,让全体师生深刻体悟到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关旭老师主持祭扫仪式。希望全体同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在学习生活中勇担责任,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第三篇:追“锋”之旅 双向奔赴
刚刚感受过雷锋感人的英雄故事和生活点滴。全体师生又驱车来到向往已久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雷锋旅。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一同参观了雷锋文化体验广场。在这里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交流心得、参与互动体验,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存折”。
一组组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展品,生动展现了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永恒魅力,一场追"锋"之旅的双向奔赴已在心中慢慢形成。
第四篇:青春永向党 奋进新时代
走进“雷锋班”和雷锋连荣誉室,全体师生深刻感受雷锋生活和奋斗的足迹,一代代青年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精彩篇章。“最美奋斗者”奖章、国际军事比赛外军组第一名奖牌、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展现在荣誉柜前。
一封封信笺,一面面锦旗,一枚枚徽章,背后无不闪烁着永不磨灭的雷锋精神: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通过这堂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全体师生深刻领会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引导同学们把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使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激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实践中感受理论力量,在思考中汲取实践智慧,在亲历感知、实践锤炼中厚植情感情怀,激发使命责任担当。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质效的重要载体,使“大思政课”于实践中焕发光彩,培育出更多具备高尚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方晓辉、院长董悦、副院长戴茹、警士管理学院院长于林发、军政辅导员常志超和吕兆臣老师、模拟四中队警士学员等5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活动。
初审初校:关旭
复审复校:方晓辉 董悦
终审终校:周媛媛